提问:
意大利留学
分类:精选问答
优质回答
四大导师都是“教授中的教授”。
但在学术成就上他们各有千秋,各有学术专长,所以在学术上是不能比较的,梁启超是国学大师,在国学上的造诣精深;陈寅恪在历史上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历史学家不敢望其顶背的;王国维在诗词、韵律学上的研究也是至今没有超过他的;至于赵元任更有甚者,他之后没有象他这样的语言学家出现。所以他们四个人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评价我觉得不过分。如果从对社会贡献的角度,或者说在推动社会进步上,那当然是梁启超先生。陈寅恪先生晚年不谈主义,使得他远离学术中心;王国维先生因为找不道他生活的学术土壤和思想港湾,投湖自尽;赵元任先生更是远遁他乡,离开了他赖以生活的学术基础,在美国终其一生。所以只有梁启超先生对社会是积极的,主动的。
其他回答
如果从对社会贡献的角度,或者说在推动社会进步上,那当然是梁启超先生。陈寅恪先生晚年不谈主义,使得他远离学术中心;王国维先生因为找不道他生活的学术土壤和思想港湾,投湖自尽;赵元任先生更是远遁他乡,离开了他赖以生活的学术基础,在美国终其一生。
所以只有梁启超先生对社会是积极的,主动的。
我只能简单说,他们在国学、现代社会科学顶尖,但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就什么也不是了。
简单说,对于世界大战,对原子弹氢弹的意义,最多都是空谈(当然那时没有,只是比方),一辈子他们也设计不出一个工业产品,生产出一个灯泡。他们能带动当时中国的科学进步没吗?
所以,我们要客观而不是对立对立地看问题。这也与自古长期以来重文教,轻科学有关。请问,赵州桥的总设计师怎样?故宫的总设计师怎样?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上一篇: 清华北大十大顶级教授
下一篇: 清华大学的教授都是哪的学生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帮你选择靠谱的中介
关注【留学查一查】
解决你所有的留学疑问
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阅读更多文章